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和数字检察工作部署,积极探索构建大数据法律监督新体系,以“数字革命”驱动新时代法律监督提质增效。2月7日,鄂尔多斯市人民检察院召开“三查融合”指挥中心第一次会议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专题研究会。市检察院在家领导班子成员、检委会专职委员、各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市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杨世林主持会议。
会议介绍了前期各部门开展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建设思路情况,各部门结合本条线业务需求、工作实际、模型建设远景期待等对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设想进行了汇报。会议对52个模型逐一研究审议,确定首批4个模型进入实施阶段、对4个模型构想进行重点调研。
最后,市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杨世林就进一步推进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建设工作,提出三点要求:
▶一要明确目标导向,价值追求
充分认识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对提升社会治理、检察办案质效的促进作用,积极参与构建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推动大数据赋能法律监督工作走深走实。明确“个案办理——类案监督——系统治理”的实现路径,用好建模分析、数据碰撞的方法,放大个案的办理效应,实现“办一案、牵一串、治一片”的成效,让法律监督工作在助推社会治理现代化、构建规范高效执法司法监督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要转变意识,更新理念
各业务部门要立足工作实际,聚焦重点领域,积极融合大数据思维,充分利用现有的数据平台资源,探索搭建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要善于从检察业务实际中分析数据、提炼规则、总结规律,建立实用好用的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模型建好后,还应注重成果转化,积极推动优秀监督模型落地,用到实处,充分发挥大数据在惩防违法犯罪、监督纠正违法、保护国家和社会公益、促进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三要拓展新思路,从小切口看到大纵深
要善于寻找小切口,不断提高大数据思维的高度、深度、融合度;更要注重内外联动,相互促进,形成整体合力。要深入学习借鉴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在实际构建和运用过程中的成功经验,避免走弯路,努力打造值得复制推广的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
参会人员一致表示,今后在工作履职中要转变思维,积极寻找小切口并不断探索,在实际办案中激活沉淀数据,借鉴先进模型,让大数据更好的服务于法律监督工作。